网上开学第二周,与我校对接的各在线教学平台的大数据显示,教师按课表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出勤率高,师生活跃度高,教学工作平稳有序运行。为切实了解教师教的情况,以便为后续工作提供支持,学校面向教师发放了《天津农学院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调查问卷》,截至周日下午6:30,在网络环境下共回收有效问卷504份,占本周上课教师总数的96.82%,参与调查的教师涵盖全校13个教学单位。
一、教学平台反馈情况
线上教学统计数据显示,超星学习通上线教师349人,运行课程756门,上线学生8610,教师共上传资源15110,课堂活动46161人次,师生讨论14420次,教师访问量555805次,学生访问量17180920次,完成学习任务点122923个,完成作业14800人次。后台显示,人文学院、基础科学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水产学院四个教学单位无论在教师活跃度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统计数据都较高。
雨课堂上线教师193名,运行课程240门,覆盖学生5525人,发送教学活动386次,学生互动数49600次,习题互动数19892次,弹幕28498次,投稿191次。后台显示,经济管理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基础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活跃用户,教学活动、课堂互动度高。
中国大学MOOC上线教师585人次,课程学习3693人次,教师共利用在线慕课资源创建校内SPOC课程78门,一周使用线上线下教学工具203门次,检验学生网络学习效果752人次。
智慧树上线教师883人次,上线学生15053人次,累计校内翻转课88门,直播教学72场,互动活动发布262次,资源上传总数183个。活跃度高的学院为工程技术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优学院上线教师29 人,上线学生6563人,运行5门课程,教师上传资源568个,创建题库98个,21位教师发布公告50次,8位老师布置作业12次,28位教师发布话题讨论149次,教师回帖849次,学生回帖22835次,1位发布考试1次,164人参与,28位教师发起点名597次,5位老师发起28次投票,共发起25次问答,活跃度最高的为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问卷调查情况
1.教学方式

图1:各学院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占本学院教师人数比例图
从图1、图2来看,大多数学院老师主要采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在线教学平台(工具,包括超星学习通、雨课堂、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优学院等,下同)+ 课程微信或QQ群 和 在线教学平台(工具)+直播(或录播)+课程微信或QQ群这两种方式进行线上教学。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90.91%的教师采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 在线教学平台(工具)+ 课程微信或QQ群的方式进行教学。

图2:全校各种教学方式占比图

图3:各年龄段教师用的教学方式统计图
从图3来看,所有年龄段的老师都主要选取线开放课程资源+ 在线教学平台(工具)+ 课程微信或QQ群和在线教学平台(工具)+直播(或录播)+课程微信或QQ群的教学方式。其中,56岁以上的教师,相比课程微信或QQ群和在线教学平台(工具)+直播(或录播)+课程微信或QQ群的方式而言,更喜欢选择课程微信或QQ群+直播(录播)的教学方式。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及实现教学目的最佳途径
将“线上教学可否实现线下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作为因变量,将问题“根据您的在线教学经历,哪些手段对于提升在线课堂的学生注意力是行之有效的”以及问题“您开展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中的选项作为自变量,将“您所属的教学单位”、“您的年龄段”、“您目前采用的是哪种线上教学方式”、“您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秩序如何”作为协变量,通过有序多分类的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布置随堂作业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在线课堂学生的注意力,而通过微信或QQ群讨论答疑的效率仅为布置随堂作业的四分之一。
3.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困难
调查发现,不同平台的组合教学方式中,都存在网络运行不畅的问题;调查分析结果反映,不同年龄段教师遇到困难并不相同,其中,有13.04%的年龄在56岁以上的教师还存在自己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掌握不熟练;有13.89%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存在教学资源,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


图4: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分布图
不同平台的组合教学方式中,主要困难是学生管理困难,很难判断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尤其是采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 课程微信或QQ群教学的老师,有66.67%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学生管理难度大,应增强反馈机制,选择合适的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
4.对课程教学团队情况分析及教师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图5:在线教学团队存在的问题分布图
从图5可以看出,有将近一半的教师没有组建在线教学团队,有32.54%的教师认为,团队成员学科交叉不够,没有达到高水平教学团队的要求。

图6:对在线教学工作的建议分布图
从图6可以看出,教师对今后学校在线教学工作的建议分布比较分散,都有各自的看法,也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校推进在线教学工作都有自己的期待。
总的来看,在线教学第二周,教师从探索阶段过渡到了熟悉阶段,已基本适应了在线教学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在线教学打破了师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以任务和问题为牵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课下时间主动学习,线上师生开展高质量的讨论交流,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学校将借助此次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的机会,引导教师确立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加大课程建设力度,鼓励教师建设慕课教学资源,继续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评选工作,鼓励课程组丰富和完善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改革,培育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打造一流“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