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主题教育 > 正文
 
党性作风100典——毛泽东:“这种礼品不能收”
2019年12月11日 11:38      浏览:

党性作风100典——毛泽东:“这种礼品不能收”  

上海学习平台 2019-12-09  

作者:段春义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亲戚朋友之间礼尚往来,古已有之,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对礼品馈赠就要慎之又慎了。作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他的“礼品观”是值得全体共产党员学习和借鉴的。  

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接见外宾是经常的事情,有时会收到他们馈赠的纪念性礼品。曾有工作人员劝毛泽东自己留下这些礼品,毛泽东却说:“党有纪律。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我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县长们都可以拿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  

毛泽东知道自己是党的领导人,更应该起到表率作用,他更知道自己权力的背后,是亿万人民的信任,以及为人民服务、领导国家昌盛的责任。解放初期,地方上出于对党中央、毛主席的敬爱,经常向北京送一些地方特产,请中央领导同志品尝。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贵重礼品一律交公,不宜保存的土特产品,或转送幼儿园,或拿到机关食堂,有的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瑞士总统送了两块全金表,当时工作人员问他是否留下,毛泽东说:“这种礼品不能要,我是代表人民的,这种礼品不能收,一定要送仓库。”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身边工作人员收受了地方送的水果、茶叶、丝绸等物,毛泽东知道此事后回到中南海立即进行整顿,还根据统计情况,从自己的稿费中支出3万多元,代工作人员向有关地方作了经济退赔。  

毛泽东的“礼品观”,更强调防微杜渐,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丝不苟,坚持不懈。20世纪60年代初,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到杭州龙井茶产地梅家坞参观制茶。茶场的同志听说黄炎培要买一罐龙井茶送给毛主席,主动精选了上等的好茶让黄炎培带去,并且坚决不肯收钱。黄炎培只好带回北京,送给毛泽东,并附信说明情由。后来,毛泽东委托别人把这罐茶叶送还梅家坞茶场,并且表示感谢。湖南家乡的人送来的特色小吃,易腐变质不便退还,毛泽东也要按价算钱,分文不少地把钱寄去。  

毛泽东的“礼品观”很简单,只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和共产党员的责任,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就很容易做到。毛泽东的“礼品观”又是那么深奥,因为这种“礼品观”所体现的,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  

(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  

来源:《党性作风100典》,中国方正出版社,2012.7  

责任编辑:谷士欣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 天津市招生考试院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天津市政府采购网
  •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04--2017 by 天津农学院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2号
    电子邮箱:
    vbsclub@tjau.edu.cn
    电话:23786730    传真:23786730
    津ICP备:14005838号      津教备: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