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主题教育 > 正文
 
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针对性实效性
2024年09月12日 12:53      浏览:

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针对性实效性

2024-09-10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作者:卢黎歌 李丹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到二〇二九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的基础前提和思想保障。如何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针对性实效性,考验的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能力与智慧。  

认真学习文献,打牢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论基础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献原文,是做好全会精神宣传工作的基础。  

原原本本学习文献。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主要文献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和《决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学原文、悟原理,把全会精神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只有打牢了学习的基础,再通过听传达、宣讲、辅导报告开阔视野,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中指出:“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领导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三种境界是层层递进的,第一层是志存高远的学习目标,第二层是百折不挠的学习态度,第三层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也要掌握好这三重境界。  

精读《决定》整体把握全会精神。精读即精细深入地学习阅读,在泛读基础上进一步对所阅读的文献梳理回顾,从整体布局层面对全文学习思考,以求宏观上对文献有个“全景式”把握,为进一步研读、把握重点奠定基础。关于《决定》需要把握的整体情况有:一是制定《决定》的依据,主要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所作说明中指出的“四个迫切需要”,《决定》指出的“六个必然要求”。二是《决定》的起草背景和过程,从而理解决定稿起草过程中的“五个重点把握”。三是《决定》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捋顺《决定》三大板块、15个部分、60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所涉及的主要改革领域。  

研读《决定》重点把握改革要义。研读是指钻研式阅读的读书方法,是比精读更为深入细致的阅读。对于重要篇幅、章节要逐段逐句认真阅读,力求深刻领悟文献的要义和精髓,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道文献的丰富内涵,还要了解文献产生的背景、所针对的问题、意义与价值。领悟《决定》要义需要对以下内容重点把握:一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尤其是“七个聚焦”所涵盖的内涵,还有《决定》对完成任务明确提出的时间节点的意义。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系统部署,深刻把握新一轮改革14个方面的鲜明指向。三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这六条原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必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严格遵循、长期坚持。四是决定稿在内容摆布上的五个特点。  

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讲好政理哲理学理事理的道理

把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在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中要把握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工作目的、方针和方法原则。一是明确工作目的,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工作中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上。二是贯彻工作方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通过宣传全会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凝聚改革共识、激发改革活力,从而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取得实效。三是注意工作方法原则,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有针对性地解答人民群众的疑点、难点,解释改革中的困点、堵点。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遵循的“八个相统一”运用到宣传工作中来,开阔群众视野、汇聚人民智慧,共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献计献策。  

讲好政理哲理学理事理的道理。在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工作中,要善于将政理学理哲理事理相统一、相衔接。要讲清楚全会的重大时代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讲清楚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一是要讲清楚政理。政理是“大道理”,目的在于讲清楚改革的方向、总目标和方法论。政理涉及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涉及顶层设计和战略思维,所以“大道理要管小道理”。要讲清楚决定稿起草过程中“五个重点把握”之道理,不要讲成空洞的口号和说教。二是要讲清楚哲理。哲理是“原理和智慧”,目的在于讲清楚改革的内在本质。中国改革的哲理在于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要防止讲道理过程中的片面性。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方法讲清楚,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在回答“四个之问”、解决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矛盾和困难、问题时所体现的智慧讲清楚。三是要讲清楚学理。学理是科学上的法则、原理,目的在于讲清楚改革的学理基础和逻辑关系,凸显宣讲的科学性、专业性、逻辑性。改革方案的确立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科学依据。要让听众更加信服,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概念准确、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既精确又易懂。四是要讲清楚事理。事理是事物的道理,目的在于讲清楚改革的实践路径。在讲事理中不能就事论事、讲“事”不讲“理”。要以数据事实来说明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故事讲述改革中的感人事迹和精神,以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论证“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的道理,以介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分析改革所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  

关注不同领域的热点,正面宣传引导

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工作中,要关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贯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提升宣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对讲解对象所关心的本领域特有热点深入分析、精心研究,最终达到凝聚力量、汇聚共识、振奋精神、明确方向的效果。要正视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差别上存在的短板弱项,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的热情。要针对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收入分配、就业等民生方面的问题,讲清楚党和政府是怎样“尽力而为”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和所付出的艰巨努力,讲清楚为什么要“量力而行”,引导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把预期建立经过奋斗可能实现的现实基础之上。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通过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使宣传对象从中有所收获。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例,应该深入阐释为什么“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在实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大意义。要清楚地分析我国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进而了解“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大意义。阐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显然不会令听众“解渴”,还要讲清楚为什么从党的二十大起,就把三者进行一体化来统筹建设、统筹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要讲清楚“新型举国体制”新在何处,它是如何能在整体上而非在局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  

运用科学方法做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工作

我们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践中,探索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工作中,要重视在不同宣传形式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对于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我们党开创了诸多的载体形式,包括传达、宣讲、辅导报告等。传达最重要的是“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对党的重要会议精神不加解释地进行全面介绍、现场还原。宣讲是对传达方式的一种扩展,既要“原原本本”、还原现场,又要有一定的阐释。比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动员会上,就对“全面把握宣讲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宣讲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两个讲清楚”“五个深入宣讲”的宣讲任务,同时也提出了“要着力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实效性,紧密联系宣讲地区和领域的实际,善于运用通俗语言、翔实数据、鲜活事例,深入浅出把党中央精神讲透彻,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故事、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讲生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工作要求。辅导报告也叫专题讲座,主要是邀请学者专题性地讲授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辅导报告不同于前二者的地方在于:一是不要求“全面”而要求“专题”,具有“分享”和“深入展开”的特点,报告人要了解听众关切、掌握社会舆论动态,根据讲座对象情况和自身专业特长作有针对性的准备。选题不宜大,最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支撑。二是要选择符合听众特点和理解水平的讲授方法。方法与内容何者为王?关键在于两者的匹配度。要根据辅导的内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方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因“资质、教材、素材、器材”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三是要善于运用联系对比方法。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的对比、中外的对比、不同文献之间的对比,在对比中分析变化、领悟内涵,拓宽听众的视野。  

到二〇二九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宣传,就是要增强对团结奋斗的认识,形成团结奋斗的精神、营造团结奋斗的社会氛围、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作者分别系西北工业大学引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二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姜晓磊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 天津市招生考试院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天津市政府采购网
  •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版权信息:
    Copyright © 2004--2017 by 天津农学院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2号
    电子邮箱:
    vbsclub@tjau.edu.cn
    电话:23792394    传真:23786730
    津ICP备:14005838号      津教备:0110号